
类别: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5-04-25 11:13:05 浏览: 次
信息化时代,数字赋能已成为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博望区把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牵引性抓手,助力企业发展提质增效,新兴企业积极拥抱前沿技术,传统企业也纷纷投身数字化转型实践。
如今,博望区已建成并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150余家重点工业企业、3700余台关键生产设备联网上线。运维大屏实时滚动、数控机床自动运转、生产线一键操控……这样的数字化场景在大大小小的企业生产车间随处可见。
近日,走进上海杨铜电气成套有限公司(马鞍山)制造中心漆包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数字化运营中心,内设有电脑、数据看板等现代化设备,工作人员正在屏幕前查看操作。
在工作人员的演示下,车间每台生产设备的订单数量、生产进度、产品列表在数据看板上清晰呈现。
“这得益于公司去年9月研发上线的MES系统,公司的销售、制造以及其他业务环节已全面实现数字化管理与流程优化。”副总经理江志如进一步解释,眼前实时更新的数据都来源于安装在生产设备上的终端检测器,系统通过高度集成的功能模块,连接销售订单管理、库存管理、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采购管理、财务管理等关键环节,形成一个闭环的运营流程体系,再呈现在电脑端。
设备升级、数据上网,利来国际平台一个小小的数字化运营中心为企业全流程运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利来国际平台江志如说,原先生产状况需要由车间人员报给领班,再报给车间负责人,层层汇报不仅费时费力,还可能出现误差。现在订单接收、审核、执行至完成全部线上处理,不用完全依赖人工操作,每个业务流程能缩减2-3人。同时,关键数据获取更全面、及时,各级管理人员和客户可实时查看生产进度,更能高效及时准确处理订单,显著提升企业全流程运营效率。
在安徽通驰数控机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驰机床),大厅里的数字化大屏格外醒目,上面清晰显示着车间各台设备的运行状态。
作为成立近15年的机床生产企业,通驰机床曾和许多传统制造业企业一样,面临信息化管理系统欠缺、供应链各环节协同不畅、利来国际平台售后服务滞后等问题。2023年,为了生产提质增效,让产品更有市场竞争力,公司先后引入仓储管理软件并开发通驰智能制造信息系统,搭上了数字化转型“快车”。
“生产零件入厂即贴上专属条形码,生产过程可以全程监测,出厂后也能远程检测到设备的故障异常情况。”通驰机床技术总监龚银超说,现在从原料入库到车间加工,从产品销售再到售后服务,真正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据介绍,这项和安徽工业大学合作开发的“数控机床远程状态监测-智能诊断”技术应用到生产车间后,可实现对数控机床状态监测与诊断数据源信息分析与采集,做到企业资产管理、用户管理和产品生产状态实时查看。
“不用再人工手动填单、数库存,产品数据实时记录、自动反馈,效率至少提升了30%。”龚银超说,机床产品在售出后也能一直追踪,实现故障远程预警和报修,既节约了维修成本,又提高了售后服务效率,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文图/记者 黄筱敏 通讯员 张鹏)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